退役军人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退役军人风采
【老兵故事】朱培林: 铁血本色 永不褪色
发布时间:2020-12-04 信息来源: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字体:【


70年前,为了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以“无惧生死,勇退强敌”的大无畏精神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用他们的青春甚至生命缔造一代中国人的伟大与光荣。“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常回响在吴兴老人朱培林的耳边,那段铁血记忆如一幕幕电影浮现在他眼前。日前,笔者走访亲历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朱培林,听他讲述那段峥嵘岁月。

 


一走进朱培林老人家中,他便热情地招呼记者坐下。“我爸一大早就穿上‘老军装’等着你们来。”朱培林的儿子朱百民笑着说道。今年91岁的朱培林精神矍铄,身体健朗,只是在战场上伤到耳朵落下了残疾,须得佩戴助听器才能勉强进行交流。翻开桌上摆放整齐的残疾证,上面写着“残疾类别:多重;残疾等级:壹级”,再看到军装上“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标志和脖子上挂着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不禁肃然起敬。

1930年,朱培林出生于吴兴区八里店镇汲道村的一户贫苦家庭,十几岁父母相继去世,只剩下他与祖父母和妹妹相依为命,没了顶梁柱后家里生活更艰苦,只能时常讨饭为生。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生活条件才逐渐好转,朱培林也当上了民兵队长,村里的活他总是抢着干,谁见了都要夸上一句“好小伙”。


1953年村里征兵时,大家都推搡着不敢去,这时,作为民兵队长的朱培林却毅然决然填上了自己的名字,他说:“我从小就是苦过来的,我不怕苦,我去!”当问及朱培林老人当时怎么舍得家中年迈的祖父母和幼妹时,他说:“那当然是放心不下,但好生活是祖国给的,祖国需要我,我怎能不去?”就这样,他凭着报效祖国的满腔热血踏上了军旅生涯。

 

“得亏我赶马车赶得好”

1953年6月,刚在新兵团结束训练的朱培林被编入七九师二三五团三营八连,跟着大部队一起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正如他离家时所说的那般“去吃第二遍苦”。

谈及当年那场亲身经历的战争时,老人一下子激动起来,拿过记者手中的纸和笔,边说边画。据老人回忆,当时前线设有三条战壕和一条交通道,第一条战壕的士兵子弹打完后便从交通道撤至第三道战壕后补充弹药,而第二条战壕的兵力则无缝衔接,紧密配合,朱培林便是这后方与前线的“通讯员”。“之前送弹药的后勤兵都被飞机投下来的炮弹炸死了,只有我活着,组织便让我当驭手。”后勤工作并不轻松,弹药运输得看前线需要,灵活机变,战事吃紧的时候一天就要运上好几趟,有时饭也来不及吃就去了。

夜里行路本就看不清,且敌军即便是夜里也不会停止炮火攻击,道路崎岖不平,赶马车的朱培林比匍匐不动的士兵更容易发现,好几次都死里逃生。“有次我正驾着马车,突然眼前下来一个炮弹,沙子一下子把我给埋了,我以为自己完了。”朱培林手脚并用着向记者表述当时的情况,“过了好久我才爬出来,一看什么事也没有,我赶紧把马和弹药扒出来往前线送去,多亏了我马车驾得好,眼力也好,总能跟敌人捉迷藏。”提起自己驾马车的技术,老人眼中满是自豪之意。

“苦,真苦,但我们从来不怕”

开赴朝鲜后,部队大多在夜里急行军,一面要躲避敌军飞机时不时的轰炸,一面要遭受零下30℃的恶劣天气,志愿军战士们并没有足够的御寒衣裤。“当新一轮的轰炸来临时就得停在原地不动,即使看着战友活生生被冻死也不能动,因为头顶是敌军的轰炸机,一动被飞机看见会带来新一波的轰炸,伤亡更惨重。”朱培林连连感慨,“苦啊,当时是真的苦啊。”

“敌军这么厉害,设备这么先进,可我们之所以能打赢全凭一个‘勇’字!”朱培林回忆道。参加抗美援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打仗时,脖子挂个装了少许炒米的小袋子,身上却背着70多斤的战备物资,遇到敌人就要随时准备作战,因为武器装备力量悬殊,等敌军一波激战换人时,我军便侧身冲上前,三秒内瞄准击发。朱培林告诉记者,侧身向前是因为暴露面积小,即使中弹还能继续跟敌人拼。

“我是后勤兵,跟前线战士接触的少,但我能看见他们不要命似地往前冲,子弹没了也往前冲,他们是在用生命保护后方的我们啊!”说着,朱培林的眼眶隐隐含着泪光,“前线战士都不怕,我有什么好怕的!缰绳一拉,抛开生死,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尽快将物资送到前方,打胜仗!”

1953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了,朱培林也随着大部队回到祖国,后被分配到苏州继续当兵,还立了一次三等功。1957年,朱培林因伤从部队退役,结束了他作为“驭手”的军旅生涯。复员后,他拒绝了更好的发展机会,回到家乡当起村里的“大家长”——汲道村第一任村支书,带着村里人养猪、种田,日子越过越红火。如今,91岁高龄的他早已退休,却仍每天关心国家大事,时常教育子辈谦恭、勇敢,总把“不许浪费粮食”挂在嘴边念叨。他说,“以前我是兵,身后是我要守护的老百姓;现在我是党员,我要以身作则把老兵精神传递下去。”